彭佳志 校長

Yawi‧Hayung


壹、教育理念

貳、未來圖像

對於蓬萊國小未來以土地永續教育開展圖像,除符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潮流中的第4項「優質教育」、第14項「保育海洋生態」與15項「保育陸域生態」外,關鍵在於大南澳地區文化、歷史、地域及族群的特殊性,融合「閩客原新住民」多元族群的交織,共處、共學、共生,甚至通婚,若以單一族群開展學校圖像,容易產生衝突及失衡。

緊扣學校願景,藉由泰雅族三灶石的食育文化開展學校圖像,透過「多元族群」、「健康永續」、「運動科技」三支點,撐起傳承文化族群使命、改變躍升自我實現、創建舞台共築夢想三面向的實踐目標。

土地永續教育不僅是環境保育的實踐,更是價值教育與全球公民素養的核心,透過課程設計、行動參與與文化理解,學校能有效回應SDGs的目標,培養學生成為關懷土地、實踐永續的未來公民。

參、辦學理念

以蓬萊國小棒球特色延伸、深化課程及特色的發展來作為辦學理念的基底,從棒球中「本壘板」(home plate)-「家」的意涵出發,不僅是一種象徵的運用,更是將運動精神、價值教育與學校經營理念相結合的具體實踐。

形塑「回到家」的感受,建立起點即為終點的目標明確,象徵從本壘板出發,依序完成四個壘包的人生循環與學習歷程,藉由師長的導學及同儕的共學,營造溫馨的校園文化,來呼應<<藝起樂活~蓬萊馨世界-優質蓬萊溫馨校園>>的課程願景。

延續「活力、關懷、多元、創新」的課程觀,迎合教育思潮,融入「科技」第五個面向,進而展現學校整體運作的積極性與生命力,激發師生對學習與教學的熱情;重視個別差異,建立溫暖且有支持性的學習環境;尊重文化差異、發展多元智能、促進個人潛能的多元展現;鼓勵教學與管理上的創新思維與做法,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;最後,善用數位科技輔助教學與行政,提升學習效能與數位素養;逐漸建構以「家」為始為終的核心價值。

肆、未來期許